安全鞋防砸等级怎么区分?

安全鞋的防砸性能是保护足部免受物体冲击的关键,其防砸等级通过明确的测试标准和参数划分。了解安全鞋防砸等级的区分方法,能帮助不同行业的使用者选择适配的防护装备,避免因等级不足导致的安全风险。从测试方法到适用场景,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防护范围和应用价值。​

防砸等级的核心划分依据:测试标准与参数​

安全鞋的防砸等级主要依据冲击测试和压缩测试的结果划分,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统一的标准。国内遵循 GB 21148-2020 标准,国际上常见的有欧盟 EN 12568 标准和美国 ASTM F2413 标准,这些标准对测试方法和合格参数有明确规定。​
冲击测试是将规定重量的冲击锤从特定高度落下,撞击安全鞋鞋头,要求鞋内剩余空间(对脚趾的保护距离)不小于 15mm,且鞋头无破裂;压缩测试则是对鞋头施加持续压力,合格标准为鞋内剩余空间不小于 15mm。根据承受的冲击能量和压力大小,防砸等级被划分为不同类别。​

这款是汉盾 HD-SH1911 防砸防刺穿绝缘防滑飞织安全鞋,安全鞋防砸等级的区分方法,包括国内 AN1/AN2 级、国际 A/B/C 级的划分标准、适用场景及识别技巧,为选择安全鞋提供指南。

国内防砸等级:AN1 与 AN2 的区别​

国内标准将安全鞋防砸等级分为 AN1 和 AN2 两级。AN1 级安全鞋需承受 200J 的冲击能量(相当于 5kg 的冲击锤从 406mm 高度落下)和 15kN 的压缩力(约 1.5 吨重量),鞋头在测试后无破裂,且鞋内剩余空间符合要求。​
AN2 级安全鞋的防护性能更高,需承受 300J 的冲击能量(5kg 冲击锤从 610mm 高度落下)和 20kN 的压缩力(约 2 吨重量),适用于冲击和挤压风险更高的场景。选购时需查看安全鞋标签上的 “AN1” 或 “AN2” 标识,明确其防砸等级。​

国际防砸等级:ISO 标准下的 A、B、C 级​

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将安全鞋防砸等级分为 A、B、C 三级,主要依据冲击能量和压缩力划分。A 级需承受 200J 冲击能量和 15kN 压缩力,与国内 AN1 级相当;B 级对应 200J 冲击能量和 20kN 压缩力,防护性能介于 AN1 和 AN2 之间;C 级则需承受 300J 冲击能量和 20kN 压缩力,与国内 AN2 级一致。​
欧盟 EN 标准与 ISO 等级划分基本对应,标识为 “S1”“S2” 等安全鞋可能包含防砸功能,需额外标注防砸等级参数。国际等级在全球范围内通用性强,出口型安全鞋多采用这类划分方式,方便跨行业、跨地区使用。​

汉盾 HD-SH1911 安全鞋防砸等级有讲究。国内 AN1 能抗 100J 冲击、15kN 压力,AN2 达 150J 和 20kN;国际 A 对应 AN1,B、C 逐级提升。车间选 AN1/A,重工选 AN2/B 以上。看鞋标钢头符号,国内标 AN + 数字,国际带 A/B/C,飞织款轻便也藏着这些 “防护暗号”。

防砸等级与鞋头材质的关联​

安全鞋的防砸等级与鞋头材质密切相关,不同材质的承载能力决定了其适用的等级。钢制鞋头是最常见的材质,能满足 AN1 和 AN2 级要求,具有强度高、成本低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机械行业。​
铝合金鞋头重量比钢制轻 30% 左右,通常适用于 AN1 级防护,适合需要频繁移动的岗位;复合材料鞋头(如玻璃纤维、碳纤维)重量更轻,且不导电、不腐蚀,可满足 AN2 级防护,适用于电力、化工等特殊行业。选择时需结合等级需求和材质特性,平衡防护与舒适度。​

不同防砸等级的适用行业场景​

AN1 级安全鞋适用于冲击风险中等的场景,如仓储物流、普通车间装配等,这些场景中物体坠落高度较低、重量较轻,AN1 级防护足以应对。例如,仓库中搬运小型货物时,可能发生箱子掉落砸脚,AN1 级安全鞋可有效保护。​
AN2 级安全鞋适用于高冲击风险场景,如建筑工地、冶金铸造车间、重型机械加工等,这些场景中可能有砖块、金属部件等高重量物体坠落,或存在设备挤压风险,需要更高等级的防护。选择时需根据作业环境中物体的可能重量和坠落高度判断,避免等级不足。​

防砸等级的标识与认证:如何快速识别​

安全鞋的防砸等级需通过明确的标识标注,方便使用者快速识别。国内合格的安全鞋会在鞋盒和鞋舌内侧标注 “防砸” 及等级代号(如 “AN1”“AN2”),同时附带检测报告,注明冲击能量和压缩力参数。​
国际标准安全鞋则可能标注 “SB”“S1” 等安全等级代码(其中 “SB” 表示基础防砸功能),或直接标注冲击能量(如 “200J”“300J”)。选购时需确认标识与作业需求匹配,无标识或标识模糊的产品可能未通过正规测试,存在防护隐患。​

防砸等级与其他性能的兼容性​

安全鞋的防砸等级需与其他防护性能兼容,避免因功能冲突影响使用。例如,防砸安全鞋同时具备绝缘性能时,需确保鞋头材质为非导体(如复合材料),避免钢制鞋头影响绝缘效果;在化工环境中,防砸鞋头需耐腐蚀,铝合金鞋头可能比钢制更适合。​
此外,高防砸等级的安全鞋通常重量较大,可能影响舒适度,需在防护与轻便之间平衡。对于需要长时间行走的岗位,可选择 AN1 级中轻量化鞋头的安全鞋;高风险但活动量小的岗位,则优先选择 AN2 级确保防护。​

防砸等级的维护与失效判断​

安全鞋的防砸等级会随使用和磨损逐渐失效,需定期检查维护。使用过程中若鞋头受到剧烈撞击或挤压,即使外观无明显损坏,也可能内部结构受损,需重新测试确认等级是否达标;鞋头出现变形、裂缝或凹陷时,防砸性能已失效,必须立即更换。​
日常保养时需避免鞋头接触腐蚀性物质,防止材质强度下降;存放时不要在鞋头处堆放重物,避免长期受压导致变形。定期(建议每 6 个月)请专业机构检测防砸性能,确保安全鞋始终处于有效防护等级。​

结语​

安全鞋的防砸等级通过冲击能量和压缩力参数划分,国内分为 AN1(200J 冲击、15kN 压缩)和 AN2(300J 冲击、20kN 压缩)两级,国际上有 A、B、C 等对应等级。不同等级适用于不同风险场景,需根据作业环境中的物体重量和坠落高度选择。识别等级标识、关注材质兼容性、定期维护检测,能确保安全鞋的防砸性能始终达标,为足部提供可靠防护。正确区分防砸等级,是保障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400-009-666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kefu@tranwin.org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