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存放的防毒面具需要注意哪些维护事项?

在工业生产、应急救援等场景中,防毒面具是保障人员呼吸安全的重要装备,不少单位会储备防毒面具以备不时之需。但长期存放过程中,若维护不当,防毒面具的防护性能可能会下降,甚至出现失效情况,当突发危险时无法发挥作用。因此,掌握长期存放防毒面具的维护事项,对确保装备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、保障使用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,也是企业和单位落实安全防护储备工作的关键环节。​

一、控制存放环境:避免环境因素损伤防毒面具​

长期存放防毒面具,首要任务是控制好存放环境,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加速防毒面具部件老化、损坏,影响其防护效果。防毒面具的面罩滤毒盒、呼气阀等部件多为橡胶、塑料、滤棉等材质,这些材质对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及化学物质较为敏感。例如,高温环境会导致面罩橡胶老化变硬、失去弹性,出现开裂或密封性能下降;高湿度环境则可能使滤毒盒内的滤毒材料受潮失效,或导致面罩金属部件生锈;阳光直射会加速塑料部件老化脆化,缩短防毒面具的使用寿命。​
因此,存放防毒面具的场所需满足 “阴凉、干燥、通风、避光” 的要求,温度建议控制在 5-30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 40%-60%。同时,存放环境中不得有腐蚀性气体、有机溶剂或易燃易爆物品,避免这些物质与防毒面具接触,造成部件腐蚀或变质。可选择专用的密闭储存柜存放防毒面具,柜内可放置干燥剂吸收潮气,但需注意干燥剂不可直接接触防毒面具,防止污染或损坏装备。​

二、拆分关键部件:分类存放减少相互影响​

长期存放防毒面具时,不宜将所有部件组装在一起存放,需将面罩滤毒盒滤棉、头带等关键部件拆分后分类存放,避免部件间相互挤压、摩擦或产生化学反应,影响各自性能。例如,若将滤毒盒与面罩组装后长期存放,滤毒盒内的滤毒材料可能会与面罩橡胶接触,部分化学物质迁移可能导致面罩老化;同时,组装状态下,面罩内部空间封闭,若存放前未彻底清洁干燥,残留的汗液、油脂可能滋生细菌,污染面罩内部。​
拆分存放时,需将各部件进行清洁干燥处理后,分别放入专用的密封袋或包装盒中,并做好标识,注明部件名称、对应的防毒面具型号及存放日期。其中,滤毒盒作为核心过滤部件,需单独存放在原包装或密封性良好的容器内,防止滤毒材料受潮、吸附杂质;面罩需避免与尖锐物品接触,防止面罩表面或密封圈受损;头带等弹性部件需避免过度拉伸,可自然放松状态下存放,防止弹性疲劳失效。​

长期存放的防毒面具需要注意哪些维护事项?

三、定期检查部件状态:及时发现潜在问题​

即便处于长期存放状态,也需定期对防毒面具的各部件进行检查,及时发现老化、损坏、失效等潜在问题,避免在紧急使用时出现故障。检查周期可根据存放环境调整,一般建议每 3-6 个月检查一次,若存放环境条件较差(如湿度偏高、温度波动大),可适当缩短检查周期。​
检查面罩时,需重点查看橡胶密封圈是否有裂纹、变形、硬化现象,面罩镜片是否完好、有无划痕,若密封圈出现损坏,会导致防毒面具佩戴后无法形成有效密封,影响防护效果;检查滤毒盒时,需查看外观是否有破损、漏粉情况,闻是否有异味,若滤毒盒超过有效期,或出现受潮、破损迹象,需及时更换;检查头带、卡扣等部件时,需查看弹性是否良好,卡扣是否牢固,避免使用时出现头带断裂、卡扣脱落的情况。​

四、规范清洁保养:避免部件污染损坏​

在长期存放前,以及每次检查维护时,都需对防毒面具的可清洁部件进行规范清洁,避免残留的污染物、汗液、油脂等加速部件老化,或在存放过程中滋生细菌。清洁面罩时,需使用中性洗涤剂(如温和的肥皂水)和软布轻轻擦拭,不可使用有机溶剂(如酒精、汽油),以免腐蚀面罩橡胶部件;清洁完成后,需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,然后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,不可暴晒或使用高温烘干设备,防止面罩变形、老化。​
对于滤毒盒、滤棉等一次性或不可清洁部件,若未使用过且在有效期内,需保持原包装密封状态存放;若已使用过,即使未达到更换标准,也不可长期存放,需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置,不可与未使用的部件混放,避免污染;头带等织物部件若可拆卸,可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清洗,不可拆卸的则用湿布擦拭表面灰尘,晾干后再存放。清洁保养过程中,需避免用力拉扯、挤压部件,防止造成损坏。​

长期存放的防毒面具需要注意哪些维护事项?

五、做好存放记录:便于追溯管理​

为确保长期存放的防毒面具处于可追溯、可管理的状态,需建立完善的存放记录制度,详细记录每一副防毒面具的型号、采购日期、存放位置、检查时间、维护情况、部件更换情况等信息,通过记录可清晰掌握每台装备的存放状态,避免出现漏检、错检或部件过期未更换的情况。​
存放记录可采用纸质台账或电子文档形式,建议将记录与防毒面具的存放位置对应,例如在储存柜上张贴标识,注明柜内防毒面具的数量、型号及最近一次检查时间。每次进行检查维护后,需及时更新记录,若发现部件损坏或失效,需在记录中注明处理措施(如更换部件、报废处理),并跟踪处理结果。通过规范的存放记录,不仅便于日常管理,还能在应急调用时快速了解防毒面具的状态,确保调用的装备符合防护要求。​

六、避免不当存放行为:减少人为损伤​

在长期存放防毒面具的过程中,需避免一系列不当存放行为,这些行为可能会对防毒面具造成人为损伤,影响其性能。例如,不可将防毒面具随意堆放在地面、墙角或杂物堆中,避免被重物挤压、碰撞,导致面罩变形、镜片破碎;不可将防毒面具与工具、零件等硬物混放,防止部件被刮擦损坏;不可在防毒面具存放区域吸烟、饮食,避免烟雾、食物残渣污染装备。​
同时,需明确防毒面具的存放责任,指定专人负责管理,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接触、挪动防毒面具,防止因误操作导致部件丢失、损坏。若单位内有多副防毒面具,需分类存放,避免不同型号、不同用途的防毒面具混放,防止应急使用时拿错装备。此外,存放区域需保持整洁,定期清理灰尘,为防毒面具提供一个干净、安全的存放环境。​

结语​

长期存放的防毒面具,其维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应急使用时的防护效果,需从环境控制、部件拆分、定期检查、清洁保养、记录管理、避免不当行为等多方面入手,制定科学规范的维护方案。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的维护工作,才能确保防毒面具在长期存放后,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,在突发危险场景中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呼吸防护。各单位需重视防毒面具的长期存放维护工作,将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,定期开展维护培训,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,切实保障装备随时处于备用状态,为人员安全保驾护航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400-009-6660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kefu@tranwin.org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